图片由网友“幸福的流年”提供
苏州鸡头米
苏州鸡头米又称苏芡,是芡实的一种,水八仙之一,原产地在苏州的芡实称为苏芡,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 的种仁,分新鲜和干米两种成品,又称鸡头米、水鸡头、鸡头苞、鸡嘴莲、刺莲蓬实。
生长环境
生于池沼湖泊中。
市场价格
由于苏州鸡头米独特的品种及其口感,成为市民秋季餐桌必备的一道食补佳品,因城市化导致良田变少因而其产量越来越少,加之其加工过程大多依赖人工,至今无法被机器完全取代,供不应求,因而价格一直居高不下,而且逐年上涨,2015年零售价为120元-150元一斤,2016年零售价格为120元-160元一斤,直径10mm以上的大颗粒甚至卖到200元一斤以上。
芡实
芡实睡莲科芡属的一年水生草本植物, 在植物学上被称为欧洲黑麦草、狐狸坚果。花期7—8月,果期8—9月。芡实因花托形似鸡头故又被称为鸡头米。
芡实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印度比哈尔邦北部,生在池塘、湖沼中。 喜温暖、阳光充足的地方,其既不耐寒也不耐旱。 芡实用种子繁殖,栽培方法有直播法和育苗移栽法两种。按照自然和人工培养方式可将芡实分为北芡和南芡,其中北芡为野生种,南芡为栽培种。
产地生境
芡实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印度比哈尔邦北部,生在池塘、湖沼中。 在中国南北各省,从黑龙江至云南、广东均有种植。喜阳光充足,不耐寒也不耐旱。生长适宜温度为20-30℃,水深30-90厘米。适宜在水面不宽,水流动性小,水源充足,能调节水位高低,便于排灌的池塘、水库、湖泊和大湖湖边;要求土壤肥沃。
主要品种
芡实是芡属下唯一的一个物种,有南芡和北芡之分。按照自然和人工培养方式可将芡实分为北芡和南芡,其中北芡为野生种,南芡为栽培种。
南芡,也称苏芡,为芡的栽培变种,原产苏州郊区,现主产于湖南、广东、皖南及苏南一带,植株个体较大,地上器官除叶背有刺外,其余部分均光滑无刺,采收较方便,外种皮厚,表面光滑,呈棕黄或棕褐色,种子较大,种仁圆整、糯性,品质优良,但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差。
北芡,也称刺芡,有野生也有栽培,主产于山东、皖北及苏北一带,质地略次于南芡,地上器官密生刚刺,采收较困难,外种皮薄,表面粗糙,呈灰绿或黑褐色,种子较小,种仁近圆形、粳性,品质中等,但适应性较强。芡按花色分类,南芡常见的有紫花、白花和红花3种类型,北芡常见的有紫花和红花2种类型。但南芡主要作食品并出口,而北芡主要作药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