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宝带桥
宝带桥又名长桥,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,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镇(今长桥街道),傍京杭运河西侧,跨澹台湖口,与赵州桥、卢沟桥等合称为中国十大名桥。全桥用金山石筑成,桥长316.8米,桥孔53孔,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,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。
宝带桥,创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(816-819),唐代为发展漕运业,加快转运三吴地区的贡物北上进京,苏州刺史王仲舒捐出自己的宝带助资始建古运河边的纤道,因此桥以“宝带”命名。
宝带桥,是横跨在澹台湖口的纤道建筑。古时每逢漕运,古运河内满载货物的船只挽舟拉纤顺利通过三百多米宽的澹台湖口,加快了漕粮北上的速度。桥维持了400多年后坍圯。至南宋绍定五年(1232)重建。元代修筑为长石拱桥。明正统十一年(1446)重建,形制与规模多基本沿袭至今。清康熙九年(1670)被大水冲圯,三年内修复。清道光十一年(1831)由林则徐主持修理,费“工料银六千六百七十两有奇”。清咸丰十(1860)毁3孔。同治二年(1863)英军戈登驾舰攻打苏州,拆去桥中间大孔,酿成南面26孔连续倒塌之惨状。抗战时期,南端6孔被日军炸毁。
宝带桥,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14年作为中国大运河重要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。